硕士 副教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陕西省杨凌示范区西农路22号
邮编:712100
Email:tszhaoyl@nwsuaf.edu.cn
一.教育背景
1990.09-1994.07 西北农业大学农业机械专业学习。
1998.09-2002.0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学习。
二.工作经历
1994.07-1999.12 西北农业大学机电学院助教,期间1995.02-1996.01在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进修。
1999.12-2009.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讲师,期间2008.09-2009.09在伊利诺伊大学农业工程系访学。
2009.12-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副教授,期间2015.08-2015.08 在北京师范大学研修高等教育教学法;2015.09-2015.11在渥太华大学机械工程系访学。
三.教学工作
1.开设课程
1994-2001《金属工艺学》、《金工实习》、《企业管理学》、《质量管理学》。
2001-今 《机械工程概论》、《机械制造基础》、《工程训练》、《材料成形基础》。
2.课程建设
[1]《机械制造基础(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流课程(线下),2023,主持。
[2]《工程训练(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流课程(综合实践),2023,主持。
[3]《工程训练(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优质课程,2012-2014,主持。
3.教材建设
[1]《基础工程训练》,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07,编写铸造、锻压、焊接、钳工。
[2]《工程训练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03,编写铸造、锻压、焊接、钳工。
[3]《机械制造基础》,农业出版社,2010.03,编写铸造成形。
4.教改项目
[1] 以学生为中心的机械制造基础课堂教学模式研究,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2022,主持。
[2] 机械工程综合实践能力竞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科竞赛项目, 2013,主持。
[3] 基于CDIO的工程训练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011-2013,主持。
5.教育教学论文
[1] 赵友亮、陈军、张炜,面向农科专业的工业认识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高等农业教育,2022/03。
[2] 赵友亮,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探究,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03。
[3] 赵友亮,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程教育模式思考,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13/09。
[4] 赵友亮、杨有刚,金工实习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西北农林高等教育,2003/04
[5] 赵友亮、冯涛、杨有刚,加强金工实习环节的探索,西北农林高等教育,1999/01
[6] 赵友亮、樊相印、杨有刚,金属工艺学教学探析,西北农林高等教育,1997/04
6.教学成果奖
[1] 机械类专业四维耦合、三位一体的工程训练体系构建与实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1/7),2023。
[2] 农工交叉,多维协同的农科人才工程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6/13),2022。
[3] 平台集成、交叉培养,新农科人才现代工程能力提升的二十年探索与实践,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2/13),2021。
四.科研工作
1.科研项目
[1] 旱区果园水肥一体化精准穴施高效作业装备研发,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一般项目,2017NY-178,主持。
[2] 苹果采摘中人体上肢运动及仿生机构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启动经费,2009-2011,主持。
[3] 机械零件CAPP专家系统设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基金,2003-2005,主持。
2.科研论文
[1] 晁飞娟、赵友亮、陈军、赵龙、李港.苹果园水肥一体化穴施机设计与试验研究,农机化研究[J];2023.Vol.45 No.2:92-97.
[2] 赵友亮、杨青、李敏通,贺喜莹.CAPP中回转体零件信息的描述与输入方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J];2004.Vol.27 No.5:99-102.
[3] 赵友亮、杨青、李敏通,贺喜莹.基于关系模型的工艺知识表达方法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J];2003,Vol.27 No.5:165-168.
[4] 赵友亮、杨青、何东健,车削加工中切削用量的多目标优化建模,机械设计与制造[J];2003,Vol.27 No.5:90-91.
[5]赵友亮、杨有刚、王宏斌,机械加工误差统计分析与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机械制造[J];2023,Vol.27 No.5:33-34.
[6]赵友亮、杨青、何东健,回转体零件CAPP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J];2002,Vol.27 No.5:43-44.
3.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1] 回转体零件CAPP专家系统 登记号:2015SR151784
[2] 焊接缺陷分析系统 登记号:2016SR157868
[3] 铸件质量分析专家系统 登记号:2016SR158531
[4] 焊接缺陷分析专家系统 登记号:2017SR566076
4.授权专利
[1] 一种齿轮齿条移苗式垄上红薯平栽装置 发明专利:ZL2022108058236
[2] 一种果园遥控电动挖坑施肥机 发明专利:ZL201510228212X
[3] 一种温室用遥控电动翻地机 发明专利:ZL2015102289788
[4] 一种果园挖坑施肥同步作业装置 发明专利:ZL2015102965983
[5] 一种用于球状果实自动采摘器的末端执行机构及采摘方法 发明专利:ZL2012105623739
[6] 一种自走式果园挖坑施肥机 发明专利:ZL2012105623616
[7] 一种果园翻地机 发明专利:ZL201310500819X
[8] 一种果园开沟施肥机 发明专利:ZL2013103492018
[9] 一种气囊式可变螺距的螺旋杆 实用新型:ZL2023224517103
[10] 一种宽垄双行红薯平栽机 实用新型:ZL2022217868878
[11] 一种苹果连续装箱装置 实用新型:ZL2022215918340
[12] 一种田间苹果分级装置 实用新型:ZL2022206032097
[13] 一种果箱更换装置 实用新型:ZL2022206031465
[14] 一种双层孔带式水果分级装置 实用新型:ZL2021221792595
[15] 一种气动式苹果装箱装置 实用新型:ZL2021221793973
[16] 一种水果分级、装箱与采摘一体化装置 实用新型:ZL202122180246X
[17] 一种单手电动手持式菠萝采摘器 实用新型:ZL2021206218655
[18] 一种单人手持式冬枣采摘机 实用新型:ZL2021206215144
[19] 一种螺旋压杆式苹果批量采收机 实用新型:ZL2021206586252
[20] 一种手持式花椒采收同步作业装置 实用新型:ZL2021206212540
[21] 一种果园穴施肥用定量排肥装置 实用新型:ZL201921955685X
[22] 一种果园水肥一体化高效穴施机 实用新型:ZL2019219548035
[23] 一种果园水肥一体化穴施同步作业装置 实用新型:ZL2018207434912
[24] 一种果园水肥一体化穴施用水肥变量排出装置 实用新型:ZL2018207444420
[25] 一种果园穴施肥用变量排肥装置 实用新型:ZL201820743426X
[26] 一种果园遥控电动挖坑施肥机 实用新型:ZL2015202965964
[27] 一种果园水肥一体化精准穴施机 实用新型:ZL201820744571X
[28] 一种果园水肥一体化穴施机 实用新型:ZL2018207449424
[29] 一种果园穴施肥作业装置 实用新型:ZL2015203745124
[30] 一种果园施肥专用深松开沟铲 实用新型:ZL2015202618155
[31] 一种多功能课桌椅 实用新型:ZL2013204899510
[32] 一种用于土壤深翻机械的深翻机构 实用新型:ZL2013206502750
5.科研获奖
[1] 适宜于结构化果园的苹果采摘与分级装箱一体化作业联合采收机,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1/7)。
[2] 适用于结构化果园的苹果采摘分级装箱一体机,陕西省第九届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暨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西北赛区选拔赛团队二等奖(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