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修订)》(校教发〔2019〕367号)、《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规范使用人工智能(AI)的通知》和《关于做好202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将2025届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通知如下:
一、毕业论文(设计)查重
1.查重时间:2025届所有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的预毕业生均进行论文查重检测。检测时间为4月20日-5月20日至各系收论文之前。
2.查重程序(操作手册见附件1):学生在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提交毕业论文,进行毕业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指导教师登录系统负责审核。对检测不合格的毕业论文(设计),须限期修改,修改后的论文(设计)再次检测(由学生填写二次查重申请,指导老师签字后交教学办开通复检权限,每个学生只能申请一次),仍不合格者,不能进入答辩环节。
3.查重结果要求:机电学院各专业检测论文(设计)的“总文字复制比”不得超过25%,查重通过方可参加答辩。
二、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检测
1.检测对象:
2025 届预毕业生全部参与AIGC 检测,学院给每人免费检测一次。检测时间5月20日前完成。
2.检测内容:
识别文本是否部分或全部具有人工智能模型生成特征,生成包含疑似 AIGC 占全文比、疑似 AIGC 片段分布等内容的检测报告。
3.结果应用:
AIGC 检测结果将作为 2025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和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的重要参考依据。违规使用 AI 工具的学生,将视情节严重给予相应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取消答辩资格、取消论文成绩、按照学术不端行为处理等。
4.其他相关要求
(1)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规范使用AI工具,确保其使用范围合理合规,并审查其答辩资格。
(2)评阅教师评阅论文(设计),并提出是否同意学生进行答辩的意见。
(3)答辩小组对疑似违规使用AI工具的论文(设计),加强学生核心能力和原创性贡献考察核实。
(4)学生对使用AI工具生成的内容承担最终责任,确保其符合学术规范和质量要求。AI工具不得列为作者或合作者。
(5)违规使用AI工具的学生,将视情节严重给予相应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取消答辩资格、取消论文成绩、按照学术不端行为处理等。对因使用AI工具在教育部抽检中被认定为“存在问题论文”的学院和指导教师按相关规定处理。
5.2025届本科生答辩前各小组秘书收集指导教师签字的AIGC检测结果作为答辩材料。
三、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1.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按照各系的分组进行,各组于5月21日-5月27日前组织完成。
2.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论文撰写规范及排版样例见附件2)。答辩组织与成绩评定严格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见附件3)有关要求执行。每个专业成绩评定优秀的比例控制在专业总人数的15%以内(院优)。
3.6月2日前,完成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在毕业论文 (设计) 管理系统提交最终成绩。
4.6月4日前,学生须根据答辩后论文定稿内容,在毕业论文 (设计) 管理系统 “信息报送汇总” 模块及时完成毕业论文 (设计) 信息核对。提交的信息核对内容将用于学位授予信息报送,直接导入 “全国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抽检信息平台” 参与 2024-2025 学年教育部抽检。
四、“百篇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
1.5月31日召开学院优秀论文报告会,进行推荐校级优秀(不超过专业人数的5%)及推荐参评校级“百篇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不超过毕业生人数的3%)的评选工作。
2.推荐参评的校级“百篇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应从推荐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中推荐,应能体现本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水平和质量,优中选优。对于参与评选百优的论文,学校将再次进行查重检测,若“总文字复制比”超过15%将取消评选资格。
3.6月3日前,推荐参评学校“百篇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将论文(设计)电子版(文件命名:学号+姓名,例如: 2020012888+李某)发到教学办邮箱jdjxb@nwsuaf.edu.cn,纸质版(每篇2本)交到教学办9215。对于参与评选 “百优” 的论文,学校将再次进行查重和 AIGC 检测,若 “总文字复制比” 超过 15% 或发现有 AI 代写论文情况,将取消评选资格。
4.6月6日前,学校组织专家按农、理、工、其它(包含经、管、文、法、艺术)类分成四组进行评阅和PPT汇报答辩(每人8分钟),评出校级“百篇优秀毕业论文(设计)”100篇。
五、相关资料的整理和提交
1.5月18号前,各系将答辩分组情况,包含答辩时间、地点、答辩委员及答辩学生名单(电子版)提交到教学办。
2.5月30日前,各答辩小组将“202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信息及成绩汇总表”(电子版和纸质版)(见附件4)。6月2日前发表论文、获批专利统计表电子版及论文、专利证书PDF版(见附件5)提交到教学办。
3.答辩结束以后,学生按专家意见,在指导老师指导下认真修改毕业论文(设计)。6月2日前全体学生应将导师同意定稿的手写签字、日期完整的毕业论文(设计)电子版(以论文题目命名的PDF格式,图纸附在论文后面成一个PDF文档)和查重报告电子版(以姓名+材料名称命名的 PDF)提交至本科教务管理系统。
4.6月10日前,各答辩小组需提交资料如下:
(1)提交小组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档案袋,档案袋内严格按照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档案目录(见附件6)的顺序收整学生的毕设资料,并检查档案袋内资料信息无误后交教学办。
(2)提交答辩登记表(纸质版)(见附件7)到教学办。
(3)提交小组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电子版,每个学生以“班级-学号-姓名-论文题目”命名;小组汇总文件夹以“专业分组+学生人数”命名(例如:机制1组+32人)。
(4)提交毕业论文(设计)总结报告(见附件8),内容包括毕业论文(设计)基本情况统计,未能如期答辩学生及其原因,成绩分布及其原因,发表论文、申报专利情况;结合学院特点、制定具体措施及执行效果;对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有显著效果的做法;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等。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