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机电学院与生命学院联合开展辅导员专业能力提升专题研讨会‌

作者:马香丽           发布日期:2025-05-08     浏览次数:

     

2025年5月8日上午十点,机电学院与生命学院在机电学院331会议室联合举办“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辅导员专业能力提升路径探索”专题研讨会。会议由机电学院团委书记兼学工秘书马香丽主持,机电学院党委副书记张静、两院专职辅导员等共10人参会。会议聚焦AI技术在教育管理中的创新应用,结合2025年3月以来学校“AI赋能辅导员工作”系列培训成果,探索构建“精准化、智能化、协同化”思政育人新范式。

教育场景重构: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

研讨会上,辅导员们探讨通过智能体整合学生入学信息、行为数据和情绪识别记录,生成动态学生画像,辅助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机电学院辅导员提出用大模型分析学业预警数据,精准识别需重点关注的学生群体。生命学院辅导员提出,AI可对心理危机、学业困难等特殊学生群体进行长期追踪,通过历史数据比对预测风险,形成“一人一策”干预方案。

效率跃升:AI赋能行政事务智能化

在行政事务自动化方面,机电学院辅导员使用DeepSeek工具自动生成活动策划初稿,结合学工特色润色定稿;生命学院建议推广WPS灵犀工具优化数据分析流程。两院共同借鉴西南大学“六边形能力证书”模式,构建AI赋分系统:学生上传证书、活动记录后,AI自动匹配能力模型并生成评估报告,为就业指导提供数据支撑。

在实践应用与挑战应对上,目前AI应用以文本处理为核心场景,包括总结报告撰写、通知公告生成等。例如,机电学院借助DeepSeek快速产出活动框架,生命学院使用WPS智能校对排查处分文件政策表述错误。但实践中存在内容同质化问题(如学风建设方案程式化表述),需人工补充具体案例。针对技术依赖风险,会议强调需强化辅导员对AI输出的批判性审核能力,明确“人工终审”原则,禁止AI替代情感沟通、价值判断等核心育人环节。数据安全方面,严格限定使用网信办认证平台(如国产大模型)处理敏感信息。

未来方向:深化AI赋能育人模式

会议提出,人工智能是推动辅导员从“事务专家”向“育人导师”转型的战略杠杆。两院将以教育强国建设为引领,持续探索AI赋能的“精准滴灌”育人模式,重点突破教育评价、危机干预等核心环节,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新动能。本次研讨会系统梳理了AI技术在教育管理中的创新实践,为辅导员专业能力提升提供了可操作的路径参考。

编辑:马香丽     终审: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