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暑期社会实践】学习濮阳大平调,弘扬非遗文化

作者:郭源君 吴鑫磊           发布日期:2022-08-12     浏览次数:

     

濮阳大平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在河南地方音乐、戏曲历史等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值得引起关注。因此,机电学院赴河南郑州传统文化实践队部分队员来到河南濮阳开展实践活动,对大平调进行学习和宣传。

60c1b48800d94692af79d5d5201d0ebb.jpg

实践队赴濮阳成员前往濮阳民间艺术团进行了参观学习,并对民间艺术团团长吴建伟进行了采访,其主要对于濮阳大平调向我们进行了介绍。

濮阳大平调源于濮阳民间,起源于明朝。是在开州(濮阳)土生土长的一个传统戏曲剧种,故过去又称开州大平调。濮阳大平调是板腔体梆戏。因梆子灼目贯耳,又称“大梆戏”“打油梆”。其唱腔旋律圆润平缓,又是中原音韵;又因该剧种上演剧目均为朝纲大事,演员阵容庞大,群众历来视为大戏,为与其他剧种相区别,由此逐步定名为大平调。

大平调的唱腔与山东梆子大体相同,但是发声一般都用真嗓,惟慢板、拐头钉等板式起板时,尾声使用极高的假嗓。主要伴奏乐器有大弦、二弦、三弦、大梆、大号等。在大平调的脚色行当中,黑脸和红脸居于主要地位,形成剧种的重要特色。其表演气势恢弘,场面宏大,唱做念打并重,粗犷豪放,刚中带柔。

采访中吴建伟说道:“现在几乎没有愿意学习这个太平调,五腔调等濮阳传统戏曲文化的年轻人了。记得小时候一唱大戏,台下全是人。现在唱戏的听众就只剩下老人和看热闹的小孩子了。”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类似的传统文化如河南北路坠子,也正在逐渐失传。实践队队员对于濮阳年轻人进行了走访,发现很多濮阳的年轻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大平调,也更加坚定了实践队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决心。

a96138bab3684f698747b9f677c7ebe3.jpg

872c33dfbaa3498bb20dce9566d85edc.jpg

现如今,仍有许多前辈坚守传统文化,但仍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乡土文化也在慢慢的流失。在当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要做好乡村振兴就一定要做好乡土文化的传承。通过此次参观和采访,提升了队员对于乡土文化的认同,也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做好乡土文化的传承贡献了一份力量。


编辑:尹云彦     终审:刘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