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深入总结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果,充分展示机电学院学子服务社会、奉献青春的昂扬风貌,10月16日,机电学院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答辩在机电楼9331举行。本次答辩邀请了秦一郎老师担任评委,各队伍的学生代表到场进行答辩。
本次答辩会共有来自学院的7支优秀实践团队参与,他们通过精心准备的PPT及生动讲述,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了各自团队的实践历程与丰硕收获。
答辩现场,各团队实践内容丰富多彩,聚焦点各异。有的队伍深入农业企业和农机企业,发挥专业特长,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青春动能。如“设备蔬菜育苗发展现状和农业机械化调研服务队”,深入关中2个地市共计10家代表性企业,了解了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并用所学知识提出了确切的解决办法。

有的团队则关注教育与文化建设。“青禾润苗志愿服务队”在景苑社区开展了为期5天的爱心支教,开展课业辅导和科普互动,用爱心与智慧点亮了孩子们的梦想。此外,还有团队围绕渭河流域生态环境状况、王上村数字乡村“适弱势化”困境等主题开展调研宣讲,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心系家国、观察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在答辩环节,各团队负责人精神饱满,逻辑清晰地阐述了团队的项目背景、实践过程、创新亮点与社会影响。他们用详实的数据、鲜活的案例和真挚的情感,将暑期实践的生动场景娓娓道来。面对秦老师的提问,汇报人沉着应对,思路敏捷,认真回答了秦老师的疑问。
秦一郎从项目立意、实践深度、成果转化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综合评审,并对各团队给予了精准指导,不但指出团队调研的不足,又给出了可以改进的方面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建议。

此次答辩会不仅是一场成果的检阅,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与学习的交流。它全面展示了我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成效,彰显了当代大学生“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崇高志向。
据悉,我院历来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工作,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重要载体。未来,学院将继续鼓励和支持广大青年学子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服务国家与人民的伟大实践中锤炼过硬本领,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