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机电本科生党支部】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专题政治理论学习

作者:张德翼           发布日期:2022-12-01     浏览次数:

     

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同志在领导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创立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邓小平同志始终坚定不移地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思考和解决新时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他坚持从我国的客观实际出发,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 。10月25日,机械电子工程本科生党支部开展了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主题政治理论学习

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上,邓小平坚持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的判断,进一步提出了用改革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上,邓小平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继承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理论,分析了我们党在执政特别是改革开放条件下面临的新考验,强调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当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日益密切,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突破,人类社会将迈入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并向智能化跨越的崭新时代。同时,世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问题突出,风险挑战增加。面对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世界需要新的方向、新的方案、新的选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发展道路的影响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中所蕴含的独特价值理念赢得广泛理解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世界风云激荡中孕育产生的。

通过学习邓小平理论,支部党员纷纷表示会更加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从邓小平理论中汲取激励自己奋进的力量,同时领悟到了自身的历史使命感。

徐元成同志谈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形成的,是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奋斗的智慧和心血。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

潘伟东同志谈到,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加强党的建设、实现科学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邓小平奋斗一生对党和人民事业的伟大贡献。

苏龙同志谈到,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邓小平理论不仅继承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基本精神,而且从新的时代、新的实际、新的任务出发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特别是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实现了由以政治革命为中心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根本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作为党员的我们要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



编辑:张德翼     终审:刘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