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电信本科生党支部】学习校史校情 传承西农精神

作者:李晶 邓洪兴           发布日期:2022-04-12     浏览次数:

     

为加强同学们的思想教育工作,深化爱农爱校的感情,4月9日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邀请宣传部刘玉峰老师在三号教学楼前与同学共游,围绕三号教学楼,讲解校史校情,缅怀先烈,感受西农文化,传承“西农精神”。

上午8:30,电信本科生党支部在三号教学楼前集合。作为与学校同龄的标志性建筑,三号楼历经风雨沧桑,见证了学校发展的不同历程。先后被确定为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从刘玉峰老师讲解中,我们了解到三号教学楼原名教稼楼,三号教学楼前的广场原名为教稼广场,民以食为天,食必讲研农耕,教稼楼与教稼广场便由此而来。

接下来,刘玉峰老师为我们讲解了西农的建校历史。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华民族陷入水深火热的灾难深渊,军阀混战,社会动荡、国家百业凋敝,特别是西北地区抗日持久的连年灾荒,哀鸿遍野、饿殍遍地,面对“八百里秦川膏腴之地尸横遍野、田野荒芜,民不聊生”的惨状,国民政府监察院长于右任向中外人士呼吁“起而拯此浩劫中之人民,则右任所千百叩以请也”,提出:“亟当从事开垦,讲究农业。若设农林学校培养人才,可籍学术机关与地方人士合作,以学校为造林及垦荒之中心,再求民族之生路,全国家之命脉,庶几可得。”

最后,刘玉峰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学校奠基碑的故事。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号教学楼下竖立着一块奠基碑,碑上“民为国本,食为民天。树德务滋,树基务坚”一句话直指国本民生,也道尽西农精神。

至今,三号楼的弹痕仍然清晰可见,这些弹痕静静的向人们展示着三号楼在那段动荡时期里的不平凡命运。最后电信本科生党支部成员在三教前合影留念,通过三号楼的弹痕,去感受那段岁月,去体味西农的历史韵味。

编辑:李晶     终审:刘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