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农机化本科生党支部】开展 “深植青年观与爱国情怀,砥砺奋进新时代” 主题政治理论学习

作者:马香丽           发布日期:2025-10-22     浏览次数:

     

为强化党员政治理论素养,引导青年学子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本科生党支部于 10 月 15 日,在一站式学生社区 18-3 教室组织开展 “深植青年观与爱国情怀,砥砺奋进新时代” 主题政治理论学习。

照片.jpeg

会上,宋国平同志围绕《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一卷(6~10 篇)作专题分享。他以 “开卷有益:走进经典”“故事里的初心”“启示与展望” 为核心主线,系统梳理 1990 年至 2007 年间,习近平同志在福建、浙江、上海等地与大学生交往的生动实践与重要论述。

他指出,所选五篇实录时空跨度广、内容内涵深,涵盖习近平同志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破格录取残疾考生、调研高职院校党建工作、阐释浙江精神、寄语青年创新发展等关键场景,深刻传递出 “知行合一、敢闯新路、艰苦奋斗、服务人民” 的价值导向。其中,在 “故事里的初心” 环节,重点讲述了习近平同志在闽江职业大学任职期间,面对 “无资金、无场地、无设备” 的 “三无” 困境,躬身践行办学使命,提出 “立足福州、面向市场、注重质量、突出应用” 办学理念的实践历程;同时分享了习近平同志破格录取无臂考生黄道亮的感人故事,生动诠释了教育公平的深刻内涵与深厚的人文关怀,为农机专业学子树立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榜样,也进一步强调了实践教学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同志青年观的核心要义,在于始终将青年成长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这一理念为农机学子指明了方向,激励大家主动把专业知识学习与乡村振兴实践相融合,用农业科技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下一步,支部将持续引导全体党员厚植爱农情怀、强化兴农担当,以问题为导向推动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深度结合,将课程设计融入春耕秋收等农业生产场景,真正实现 “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百姓家”;同时,以习近平同志 “敢闯新路” 的精神为指引,鼓励青年党员勇于挑战智能农机、无人农场等前沿技术领域,助力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并将浙江精神、红船精神融入科研攻关全过程,引导青年在乡村振兴的广阔沃土上践行初心使命、放飞青春梦想。

编辑:马香丽     终审: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