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解锁多元心灵视角,助力心理健康发展

作者:秦一郎 张宇杰           发布日期:2025-10-24     浏览次数:

     

10月22日,机电学院心理权益部在 9326 报告厅组织了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心理观影活动。本次活动精选《柏树树荫下》与《男孩、鼹鼠、狐狸与马》两部优质微电影,为学院150余名本科生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的心灵休憩之旅,让同学们在短小精悍的影像故事中,感受平凡温暖与陪伴力量,重拾面对生活的勇气与初心。

《柏树树荫下》是一部极具深度与感染力的作品。影片讲述了一位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前船长与女儿在海边相依为命的故事。船长因战争失去妻子,深陷自责,无法给予女儿应有的关爱。一天,一头搁浅的鲸鱼出现,女儿试图拯救它,船长最终也加入进来,他凿沉了象征着过去创伤的旧船,让鲸鱼回归大海,也实现了自我救赎。全片无一句台词,却通过精湛的画面、肢体语言和配乐,生动地展现了战争创伤对人的影响以及父女之间的情感羁绊。搁浅的鲸鱼象征着父亲被困的创伤记忆,破损的船则代表着无法释怀的过去。影片以极简主义的风格,营造出深沉、压抑又充满期盼的氛围,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角色内心的挣扎与救赎的力量。

《男孩、鼹鼠、狐狸与马》则以 “奇幻旅程、治愈内核” 为亮点,讲述了迷茫的男孩在寻找 “家” 的途中,先后遇见了乐观的鼹鼠、警惕的狐狸与温柔的马,四个性格迥异的伙伴结伴同行的故事。旅程中,他们穿越雪地、森林与旷野,遭遇过困境与恐惧,也收获了彼此的陪伴与支撑:鼹鼠用 “最喜欢的是蛋糕,其次是你” 的直白表达传递善意;狐狸从最初的 “独自行动”,到逐渐敞开心扉,学会信任与守护;马则以 “有时,只是存在就很有意义” 的温柔话语,治愈男孩的迷茫与自我怀疑。最终,男孩在伙伴们的陪伴下,不仅找到了 “家” 的真正含义,更觉醒了面对生活的勇气与接纳自我的坦然。

观影过程中,报告厅内始终萦绕着 “安静而专注” 的氛围。同学们双眼紧盯着屏幕,完全沉浸在两部微电影构建的情感世界中。观影结束后,同学们还积极将感悟分享,既有对影片细节的回味,也有对自身生活的反思。组织者也通过PPT形式对影片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解读,更进一步巩固了同学们心理健康的 “积极防线”。

本次《柏树树荫下》《男孩、鼹鼠、狐狸与马》微电影观影活动,虽以 “短时长影片” 为载体,却实现了 “深滋养心灵” 的效果。既通过两部影片分别传递了 “创伤与救赎” 与 “陪伴与勇气” 的核心价值,又引导同学们在共情中反思生活、在分享中收获成长 —— 不仅拉近了同学间的心灵距离,更让大家在快节奏的大学生活中,学会 “慢下来发现美好”“静下来接纳自我”“暖起来拥抱陪伴”。

编辑:秦一郎     终审:张静